布艺之家讯:中国古代刺绣的发展
中国是最早发明织绣的国家之一。早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学会用麻、丝织作平纹组合或罗纹组合的“布”。1972年,江苏吴县草鞋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罗纹葛布。经密度为10根/cm,纬密:地部为13~14根/cm,有纹部为26~28根/cm。1958年,浙江吴兴钱山漾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了盛在竹筐里的绢片、丝带和丝线,同时出土的还有几块炭化了的苎〔zhu柱〕麻布。经有关部门鉴定:绢片为平纹组织,经纬密度为每厘米40根;丝带为10股带子组合,每股单纱三根,有平行的人字形织纹。这些平整细巧的丝织品,都是以蚕丝先缫后织的产品,技术上达到相当娴熟的程度。这说明在此之前先民的织作已经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经验积累过程。我国古书说黄帝之时“蚕神献丝,乃称织维之功”,看来并不是完全向壁虚构。
我国棉花大面积推广较晚(东南、西北边疆地区种植、利用棉花较早,但唐以后才传入中原,元明以后才南北种植、推广)。因此,我国古代长时期的服饰原料主要是葛麻和丝。葛麻织作的织物古代称“布”,丝织作的织物古代称“帛”。在男耕女织的古代,治丝绩麻都是妇女的事,因此我国古代把解决穿衣问题的工作(如纺织、缝纫、刺绣等)统称“女红[gong工”。
商周时期,我国的麻、丝纺织技术已相当完善,多彩织花的“锦”和把绘画刺缀在纺织品上的“绣”已有相当的发展。据考古发现,商代中、后期的墓葬中已发现了平纹的“纨”、绉纹的“縠[hu胡”、绞经的“罗”、斜纹或回纹的“绮”和双经双纬的“缣”等。到战国中期,各种丝织品和各种绣品已十分繁盛,光彩夺目。如1982年发掘的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一个墓发现的丝织品就有绢、绨、纱、素罗、锦、绦、组、彩条纹绮、刺绣多种,颜色有红、黄、绿、蓝、紫、棕、黑、黄、褐等,绣纹有龙纹、凤鸟纹、动物纹、几何纹等,其织造方法使用了平纹地经线提花、分区配色“挂经”、纬线起花、针织单面提花等先进技术,满目琳琅,美不胜收。
汉代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中国的纺织印染有了更大的发展。当时的丝绸产地东起沿海,西及甘肃,南至海南,北达内蒙古,不仅品种繁多,印染刺绣水平也相当高。不少权贵之家招致男女工人从事纺织,谋利肥家,刺激了丝织技术不断改进。唐宋以后,官私丝织、印染作坊在全国各地尤其是华东沿海地区迅猛发展,各种风格和纹饰的“锦绣文绮”争奇斗艳,使中国的丝织工艺在世界上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彩!
尽管中国的丝绸品种繁多,光彩照人,但并不是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享用品。古代中国长期的宗法封建社会和阶级压迫剥夺了劳动人民享用丝绸的权利,“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一般人民只能穿葛、麻、粗毛(褐)、棉布做的衣服而被贱称为“布衣”。虽然如此,劳动人民的爱美之心是不可泯灭的。衣服原料虽然简单,但中国劳动妇女把祖国传统的织绣、印染技术巧用于粗衣布料,同时也把她们纯朴秀美的感情融会于一针一线之中,这就使得中国的古代民间织绣、印染更显得质朴纯真、艳丽多姿。从中国民间刺绣传统来看,我国古代的民间刺绣工艺,主要是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背包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袋、扇带、荷包、手帕等)、玩具等。这些民间刺绣工艺品,多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实用品加以点缀、装饰,不仅美观大方,还能加固布料、增加强度,像裤脚、袖口、衣领、鞋面、鞋垫、袜底、头巾、肚兜、挂包、背包加上刺绣,不仅打破了面料大面积的单一色彩,加强了衣物优美的轮廓,还耐磨经穿,比使用单纯的面料更结实。
我国的民间刺绣讲究“情”,讲究民俗传统图案。
例如:枕头用的绣花样,同是一种方形图案,老年人用的大多采用福、禄、寿的题材,意思是祝愿老年人健康长寿;小孩子用的多采用“五毒”图案、老虎图案,意思是避邪镇恶,祝福小孩子像老虎一样勇敢健壮;年轻人燕尔新婚,则一般是选择鲤鱼闹莲(象征爱情的和谐)、莲(连)生贵子、鸳鸯戏水一类的图案,以祝福新婚夫妇家庭美满、多子多福。又如:挑花或绣花的手帕,是姑娘们贴身的用品,也常常用来馈赠情人,作为定情的信物,因而绣得极为漂亮、大方,隐藏着姑娘心中的秘密;孩子们的“虎头鞋”、“虎头帽”,则因为寄托着母亲的希望和祝福,格外做得雄壮威武,透着那么一股子结实憨厚的猛劲。所以,从中国古代民间刺绣的传统看,我国古代的民间刺绣,大多是把实用性、装饰性同人们追求生活美满的理想、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它在实用性的前提下,力求形式美又寓意吉祥,或借物传情,把人们真实的情感以浓缩的形式表达出来。
布艺之家是集布艺,窗帘布艺,布艺杆,窗帘制作的最新新闻资讯,布艺,窗帘布艺,布艺杆,窗帘制作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各类分类信息,敬请登陆布艺之家:http://chuanglian.jc68.com/
纺织知识|中国古代刺绣的发展
2024-12-18 浏览:489
-
上一篇:暂无信息